第(3/3)页 朱元璋微微闭着双眼,对身边的刘伯温淡淡说道:“徐达他们已经打到山东了,估计五日之内就可兵临大都,真希望他们攻城顺利呀。” “都说大都城固若金汤,唉。” 听着朱元璋的话,刘伯温道:“皇上,臣早年赶考,曾经去过大都,那城确实是坚固。但微臣认为,元廷意志早已土崩瓦解,他们徒有一座坚城,不足以苟延残喘。” 刘伯温虽然说的有些道理,可朱元璋却只是说道:“但愿如此吧。” 显然,朱元璋想跟刘伯温聊的并不是这件事。 话一说完,便又调转话音,说道:“伯温啊,授封大典咱一推再推,你说为何呀?” 听到朱元璋提起这事,早已经被自己这张破嘴坑了好几次的刘伯温,急忙说道:“臣不知道。” 见刘伯温不愿意说,朱元璋却非要问:“猜猜。” 刘伯温见推不过,便道:“臣斗胆,皇上是担忧将帅们,争名争功争荣利,摆不平。因而,一再推延。” 可朱元璋却笑了笑后,说道:“不全是,名利之争,永远都会有的。咱之所以往后拖呀,那是因为咱想好了授封将帅的办法,但是还想不出制约他们的主意。” “赏,而不能制,那就暂时不要赏。” 此时的朱元璋也不知道是多读了几本书,还是因为在与齐衡的交往当中学习到了经验教训,让齐衡这么一位大能人到如今自己都不能安心的使用。 如今说出的这句话,让刘伯温听到都是大加赞叹道:“皇上圣见!” 而朱元璋则像是随口聊天似的,说道:“李善长.......” “他呀,早把中书省当作自己的囊中之物了。” 听着朱元璋又给自己出的这道难题,刘伯温则从容应对道:“皇上,不光善长兄是这么想的,朝廷上下,文武百官,恐怕都是这么想的。中书省丞相之位,舍善长无第二人。” 可朱元璋却道:“那你呢。” 闻言,刘伯温顿时对朱元璋心中的想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。 之前他就预测过朱元璋在接下来的授封上要如何的安排,才能做到人人叫好,又能制约人人。 为帝者,面对这样的局面,最好的一个办法必然是平衡之术。 尤其是如今朱元璋麾下的这些文武官员们都是身有功绩的。 只有通过平衡之术,才能使他们相互制约。 只是,刘伯温一直都想不好朱元璋会让谁来制约那淮西一派。 毕竟,朱元璋麾下的淮西一系,几乎可以达到八九成了。 这样的力量下,什么人能够抗衡。 当然,他刘伯温也是想过自己的。 但一想到这种可能,刘伯温便立马将此推翻。 刘伯温很清楚,自己绝不能站到李善长他们所代表的淮西一派对立面去。 原因很简单。 自己的底子实在太单薄了。 压根不可能抑制住淮西一派这头猛兽。 朝廷之上的每一个人都看着文质彬彬,但刘伯温很清楚,平日里乖如绵羊的他们,一旦发作,立刻便能化作洪水猛兽将他吃的连骨头都不剩。 之前他第一次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。 所以他一直都想的是假意投靠到齐衡的麾下。 借齐衡麾下之势力,有朝一日朱元璋无法认清齐衡时,自己就能取而代之。 到时候,有齐衡在朝堂根基的他,自然可以与李善长亦或者任何一个淮西一派的人斗上一斗。 但如今不同。 如今的他,孤身一人。 虽然宋濂、吕昶等人也都可以在朝中给自己尽些微薄之力,但这样的力量在面对淮西一派时,根本不够看。 连塞牙缝都不够的。 虽然靠着掌管的翰林院吸收了一些新力量,如杨宪之流。 可他们不管能力如何,都还是幼苗,如今难堪大用。 平日里自己面前这位皇上也有意无意的在抬举他们浙东一系的官吏,似乎有意抬举他们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