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二章 自行车-《从大学教师开始》
第(2/3)页
《华民日报》可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机构,那上面说的,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几乎就是圣旨。
沈光林的侧重点不是在于国内对它的看法,而是这份报纸的国际影响力。
毕竟,华民日报是面向全球发型的大型报纸,很多国家都会订购。
华民日报作为新闻类的报纸,而要想刊登上自己科技类的文章,而且还是颇有专业性质的论文,很难。
不找关系是不可能的。
可是,谁能办的到呢?
沈光林认识的人里恐怕只有老李了。
老李不是李蓉的爸爸,而是李蓉的爷爷。
这件事情恐怕只能去劳烦他了,李所长的底蕴都差了些。
怎么去找老爷子呢?
主动上门是不可能的,对方也不得答应。
如果,那位“便宜奶奶”苏慧清能够敲敲边鼓,或者李办的管家“便宜舅爷爷”苏灿能够帮忙使使劲,这件事情都好办许多。
就目前阶段他们之间的这个关系,真的有点难办了。
沈光林甚至做了不能在国内登报的打算,不过还是尽力去争取一下。
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进行主动出击。
这件事还需要好好的规划一下。
这条,沈光林又在和张鹏聊人生谈理想。
两个人讨论的大部分是养殖场建设的事情,沈光林话题一转:“张叔,要不要出口恶气,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。”
“什么出恶气,怎么个出法?找谁?”
这没头没尾莫名其妙的。
“关于那姐弟俩的,我想到了一个主义。”
张鹏秒懂:“好啊。”
看来,大家是有共同利益的。
这个事情沈光林不能出面,张鹏也不能出面,只能老太太能。
就用老太太的名义,就说自己是来讨债的。
她手里确实有这么一张借条,是民国时期的,内容是当年李老爷子借走了家里的47斤半黄金。
这位老爷子真可以说是舍家卫国的典范了。
当时的一斤是旧称,16讲,换算成克可是596克。
以当前660美元一盎司的国际金价计算,即使按照1:1.5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,也要一百多万。
这还不考虑几十年的利息呢,问题李老头借钱就不说了,就连上面做保的见证人也还活着呢。
这确实是事实,被借款的对象就是李蓉的亲奶奶和这位老太太。
老爷子没想过要还,根本意思就是捐献,但是,苦主来要钱不是应该的嘛。
李爷子都不知道老太太来京城的事,不然,指不定怎么糟心呢。
李办的大管家苏灿收到一封催款函,吓了一大跳。
侧面找老爷子求证一下,似乎真有这事儿,老爷子的说法是他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了组织。
老爷子没说给两位夫人写过借条这回事,不过,没说不代表不存在。
再一看借条,竟然还是复印件,他顿时明白,这件事难办了。
如果钱比较少,他都能做主给还上,可是一百多万呢,都够枪毙几回了。
这个年代的人,做事往往简单而粗暴。
这件事不用猜,幕后黑手肯定是那个姓沈的,他这是找死!
苏灿也没请示夫人,叫了警卫班的人,开上吉普车就直奔京城大学而去。
不禁暗暗生气,这小崽子,誓必捉了他严加惩处。
敢在太岁头上动土,真是活腻歪了。
沈光林确实大意了,没考虑时代背景,也没想到苏灿做事会这么野蛮。
也幸亏,来捉他这天他正在实验室,没在学校。
苏灿一行人在京城大学并没有捉到人,但是大家都被这个阵仗吓到了。
沈老师这是怎么了,还要出动军队来抓他,竟然还是“李办”的人。
得知沈光林在实验室,一行人又急匆匆的赶出来。
但是,等他们到了实验室门口,却被人拦住了。
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你们都敢拦?
确实敢拦。
你有枪,我也有。
守门的可是兵工所的专职安保人员,也是在职军人。
因为沈光林还肩负着研发任务呢,他们派几个人保护军事要地也是应该。
其实是沈光林在实验室接到电话了,是学校打来的,他紧急让门口的守卫士兵做一下拦截。
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后怕了,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。
幸亏门口有人值守,还是兵工所的战士,不然自己就真的被他们给捉走了。
以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理解,一旦自己被捉走,后果简直不堪想象。
苏灿气的浑身发抖,对方却寸步不让。
逮捕或者搜查文书,证件,一件都不能少,不然真不给进。
第(2/3)页